然而,拜登大肆渲染“伊朗恐惧症”,并未促成所谓“中东版北约”的落地,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地区国家甚至多次在拜登访问期间表达与伊朗缓和或发展关系的意愿。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阿勒沙特16日在拜登结束中东之行后说,他不知道有任何关于海湾国家与以色列组建防御联盟的讨论,沙特也没有参与此类谈判。
阿联酋总统外交顾问安瓦尔·加尔贾什说,阿联酋计划向伊朗重新派驻大使,重建各领域联系,阿联酋“不会加入任何将对抗视为方向的国家集团。”约旦外交大臣艾曼·萨法迪也表态,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希望与伊朗建立“健康的关系”,对话是解决现有紧张局势的最佳政策,“该地区的危机已经够了,我们不需要更多的紧张局势”。
美国封锁和制裁伊朗已有40多年。2018年,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制裁并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政策。对此,易卜拉欣·莱希2021年出任伊朗总统后,领导新一届政府将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作为外交政策优先事项,以此对冲美国封锁和制裁带来的冲击,打破美国在中东地区对伊朗的围堵。
伊朗《消息报》网站刊文分析,面对美国围堵,莱希政府“设法恢复或至少开始修补(与地区国家)紧张关系”,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继续在伊拉克的斡旋下与沙特对话,努力促成两国关系正常化。拜登到访中东之前,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说,伊朗与沙特的对话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双方都有意愿和动力推进新一轮对话。
△2022年2月,伊朗总统莱希赴卡塔尔访问
此外,伊朗与相关阿拉伯国家近来互动频繁,莱希赴阿曼、卡塔尔等国访问。此前与伊朗关系紧张的国家在拜登来访之际能够顶住美方压力发表对伊积极言论,很能说明问题。伊朗法尔斯通讯社评论,相关国家与伊朗“在经济、能源、运输和贸易等领域具有可观的互动潜力”,莱希政府“动态外交”和“向东看”政策初现成效。